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23项
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扩大有效投资、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。记者从水利部获悉,2020—2022年中国计划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,截至目前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已批复立项37项,开工23项。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重要聚焦防洪、水资源配置及供水、水生态治理修复和保护、水利信息化等,是打基础、管长远的重大项目,对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具有重要保障作用。水利部继续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,按照“确有需要、生态安全、可持续”的原则,深化前期论证,坚持水资源节约利用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,做好环评、移民安置方案等工作,加快项目审查审批。
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祥伟介绍,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需要投资1.29万亿元,水利部多渠道落实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,今年1—9月水利利用地方政府专用债1244亿元,是去年全年水利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4.9倍,有效支撑了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。另一方面,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。
记者从水利部24日召开的水旱灾害防御及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目前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仍艰巨,大约需投资840亿元。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,水利部将抓紧会商发改委、财政部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,尽快修复受损的水毁水利设施;同时结合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,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工程建设,尽快补齐防洪工程短板,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。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祥伟介绍,下一步,重点是做好三件事。第一,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,按照“确有需要、生态安全、可持续”的原则,深化前期论证。特别是要坚持水资源节约利用保护和综合利用,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,做好环评,移民安置方案等工作,和有关部门一起,加快项目审查审批,争取多开、早开。第二,多渠道落实投资。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大概需要投资1.29万亿元。水利部配合发改委、财政部,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,在此基础上利用好地方政府专用债。此外,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,通过多渠道落实好这些工程的投资。第三,做好“十四五”项目储备,在这150项基础上,结合正在开展的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,围绕国家水网建设和今年防洪暴露的薄弱环节,再谋划一批“十四五”重大水利工程和“有温度”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,做好项目的储备,具备条件的也要争取早开多开,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